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页 > 技术与支持 > 自动进样器的科学清洁方案
自动进样器的科学清洁方案
点击次数:171 更新时间:2025-08-11
  自动进样器作为高效分析系统的核心组件,其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度与仪器使用寿命。以下从预处理→拆解→深度清洁→干燥重组→验证测试五大环节展开详细说明,适用于液相色谱(LC)、气相色谱(GC)等常见系统的自动进样器维护。
  一、预处理:风险评估与准备
  安全第一:关闭仪器电源并断开连接管路,佩戴防化学手套及护目镜;若使用挥发性溶剂(如甲醇、乙腈),需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  工具准备:专用清洗瓶、无纤维擦拭纸(Kimwipes)、超声清洗机、注射器、吸耳球、纯净水/有机溶剂(根据污染物性质选择)。
  污染预判:观察进样针尖是否有结晶析出、阀体内壁是否附着深色残留物,针对性选择清洗方案。
  二、外部初步清洁
  表面除尘:用干燥氮气或软毛刷清除进样口周围的颗粒物,防止粉尘进入内部流路。
  快速冲洗:注入5~10mL相应流动相(LC)或正己烷(GC),以正常进样模式空跑3次,冲刷主要流路。
  注意:避免强力冲洗导致密封圈移位。
  三、核心部件深度清洁
  进样针与定量环
  超声波清洗:将金属针头与定量环浸入含中性洗涤剂的水溶液(LC)或丙酮(GC),超声处理15分钟,溶解顽固残留。
  反向疏通:堵塞严重时,用细钢丝小心疏通针孔,随后用大量溶剂逆向冲洗。
  抛光处理:针对盐晶腐蚀造成的粗糙表面,可用专用抛光膏轻拭后立即清洗干净。
  转子与密封件
  旋转密封圈更换:每周检查橡胶O型圈老化程度,出现硬化或裂纹需及时更换。
  陶瓷转子保养:用棉签蘸取少量异丙醇轻擦转子表面,禁用尖锐工具刮擦。
  阀体与流路管道
  分段拆卸清洗:拧下阀头后,分别清洗定子、转子及连接管。狭窄管道可用注射器推送溶剂反复抽吸。
  显微镜检查:放大镜下确认无可见颗粒物残留,尤其注意死角区域。
  四、干燥与重组
  干燥:所有金属部件用无水乙醇淋洗后置于烘箱60℃烘干;塑料/橡胶件自然晾干。
  精准装配:按说明书顺序重装,特别注意密封圈朝向和扭矩控制(推荐使用扭矩扳手)。
  最终冲洗:重新安装后,先用纯溶剂以低速运行30分钟,排出残留清洗剂。
  五、性能验证与预防性维护
  基线测试:运行空白溶剂检查噪声水平和漂移值是否恢复正常。
  标准品验证:进样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,对比峰面积RSD值(应<2%)。
  周期建议:常规实验每日关机前自动冲洗;高盐/蛋白质样品每48小时深度清洁;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拆解维护。